嘘!给你一份高考“消音”指南

文章正文
2020-07-10 22:51

内容提要:昨天是高考第一天,深夜里我还接到一个朋友的信息,问我睡了吗?想聊一聊。她正在经历陪考,而我也知道她想要聊的内容是什么。

感谢您走进今天的睡眠研究所,我是吕洋。

昨天是高考第一天,深夜里我还接到一个朋友的信息,问我睡了吗?想聊一聊。她正在经历陪考,而我也知道她想要聊的内容是什么。为了让她不至于夜半时分睡意全无,我十分简短地回复她说,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匹黑马,关键是她是否遇见懂得为她注入信念的伯乐。此刻晚安,才能好梦。她没有再聊下去,我想她懂我的意思,也自然是在尽自己最大的能量调节心绪。

焦虑,让她想问又不敢问;心中惴惴不安却又要表现得淡定从容。有多少家长是如她一般的焦虑,成年人尚且如此,更何况背负期待的孩子?这半年,不容易,但磨难,对于强者而言则恰是生发壮志的泥土。只是高考不易,陪考更不易。今天,我们就说说高考这几天,陪考的“消音”该如何操作。

忍着不说,实在是一种折磨。不管别人说了多少你早就明白的道理,你依然还是会陷在里面跳不出来,承认吧,这就是无处藏身的——焦虑。

有人的焦虑是用语言表达的,比如嘘寒问暖,有人的焦虑是用行动表达的,比如忙前忙后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如果当你与一朵花安静的交流,感受它传达出来的无声的柔软与生命力,你也同样会在这种深层次的交流里,体会到波澜不惊。噪音,是传达焦虑与增加紧张的有效途径。由此可见,当我们能够把环境调整到静音,自然也就会消解掉焦虑、恐慌、不安与担心。希望下面提供给家长们的操作指南,足够你参考度过这高焦虑的几天。

比如,你可以准备一个记事本。

记事本上写下的是自己每天需要完成内容。你可以把自己所有想到的内容全部记在上面,最重要的,是这个小本子一定要和手机捆绑在一起,随身携带。每当自我感觉有些不安的时候,就把小本子取出来,一条一条地过,只要看过一遍,就要在后边画上一个√。这是一个治疗强迫行为非常有效的方法,一方面可以实现“反复确认”的心理诉求,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语言焦虑的无效输出。

还比如,你可以学习一下“指导性设想”。

在你焦虑不安地等待时,你可以稍微花点时间设想一下:你和孩子都已经沉着、轻松、顺利地走过高考,专注地想像一下一帆风顺的感觉。这种指导性设想,是缓解紧张感非常高效的技术之一。

还有一个高效的方式,就是深呼吸。这个看起来早已经习以为常的动作,似乎只有在我们学习游泳的时候,才会被反复训练。事实上,当我们感受焦虑时候,大脑的“情绪总部”会向神经系统发送“战斗或逃跑”的信号,从而交感神经会变得兴奋,你的呼吸状态会更加快速和短促,处于“过度呼吸”,这种浅呼吸会诱发身体焦虑反应,但与之相反的腹式呼吸,则可以增加血氧浓度,有效缓解身体紧张程度。

还有一个方法,即专注力训练。专心去做好一件小事,前提是要安安静静地坐着完成,比如你可以把整个西瓜的西瓜籽都摘出来……不要刻意关注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是不是在此刻具备意义,而要以“慢”,治疗焦虑。

允许我们感受自己,才是让情绪能量变得健康的关键,你可以把自己焦虑的事情尽量具体地写在一张纸上,然后认真读一百遍,给大脑进行一个习惯化训练,让大脑在习惯中不再紧张,这也是经历过科学证明的有效技巧。

莫泊桑的《羊脂球》里曾经说过,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。这话若是不经世事,也许只会纸上谈兵,但若是经历过人生重要的十字关口,似乎就都能多多少少懂得其中的深意。比如,我们正在经历的高考。

文章评论